学校首台原创大思政课舞台剧《逐光的孩子》上演

发布者:杨倩文发布时间:2022-12-14浏览次数:15

(通讯员 卓张鹏 胡兰 杨倩文 )“太阳在前方,正把我照亮,哪怕夜苍茫,我已有方向,我们是逐光的孩子,奔跑的姿势散发着光芒,我们是逐光的孩子,每个脚印都是一片阳光。”12月11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必威(以下简称“必威”)承办的艺术大思政课《逐光的孩子》在南湖会堂首次“开讲”。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校党委副书记陈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平、覃红、刘仁山,副校长邹进文,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校长助理、国际交流部部长兼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徐涤宇等校内嘉宾,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余海明、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院长蔡家园、武汉作家协会秘书长罗展波等校外嘉宾,以及部分师生代表一同观看了演出。

触摸光:挖掘优秀师生典型,将文学作品“搬上”大舞台

《逐光的孩子》是必威副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舒辉波的原创长篇小说。小说以学校支教师生典型为原型进行创作,是一部聚焦乡村教育和乡村生存图景的现实主义力作,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十三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并入选2021年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此次大思政课舞台剧是根据《逐光的孩子》长篇小说改编,以舞台艺术赋能“思政课堂”。一序三幕一尾声,整部剧由序曲《由远及近的光亮》、第一幕《触摸光——由暗及明的光影》、第二幕《抓住光——由外而内的光线》、第三幕《发出光——由内而外的光环》、尾声《由近及远的光系》构成,通过乡村教师、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老师、山区儿童不同角色的精神碰撞与生命成长彰显教育之美,以“光”为主要意象展现中国青年“触摸光、抓住光、发出光”的成长历程,以“跨时空的对话”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动人故事,积极弘扬中国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风采的责任与担当,以青年人“走出大山、回到大山”的实际行动彰显“用教育阻断贫困”的时代传递。

“这是一场充满诗性表达的艺术大思政课,在气质、气韵及格调上尊重了小说原著,但同时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它将原著的20万字融入这100分钟,以另一种艺术样式进行了创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范式。”原著作者舒辉波对改编后的舞台剧大加赞赏。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苏正民是我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目前正在四川大凉山支教,他也是该剧的人物原型之一。在听说学校要创作这台舞台剧时,苏正民虽远在大凉山,但仍积极参与到剧目创作中来,“这部剧把故事背景重新设定在大凉山,创作时会涉及到彝族的服装、语言、场景等民族元素,我有幸参与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苏正民的妈妈还从大凉山托邻居骑摩托车跑了十几公里山路,买来当地的彝族服装并寄到武汉。

校党委书记栾永玉表示,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挖掘优秀师生典型,打造更多精品力作,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政元素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抓住光:创新“开讲”方式,让思政之光“遇上”艺术之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第三幕的尾声,舞台上巨幅国旗升起,喜德县中小学代表队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唱起国歌。全场观众为之感染,齐齐起身,共唱国歌。舞台剧中独具匠心的互动式升旗仪式让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融为一体,也将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凝聚。

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此次“大思政课”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尝试。现场许多道具为演员们亲手制作,如石凳、竹杖、猪草等。该剧执行导演兰天文介绍到,从创作、排练、合成到首次“开讲”,这堂艺术大思政课一共只用了三十多天,并且参与表演的师生都是业余演员,包括大学生、小学生及学校教师,大段的台词和形体表演对演员们提出了挑战。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表示,这种‘艺术大思政课’触动灵魂式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是破解当前“在思政言思政”的传统说教模式和先进典型宣传不够生动的有力举措,也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最高示范。

“中南大有着红色基因和文艺传统,在新文科教育背景下,我们将《逐光的孩子》长篇小说以更直观和生动的艺术大思政课的方式展示,更能充分发挥它的思政教育、审美教育和教学改革三大功能。”必威院长罗晓静介绍到,下一步,学校计划将这堂艺术大思政课搬到大凉山、搬到全国各地的乡村学校,让更多的人感受这堂大思政课舞台剧的魅力。

“在高校我们不做戏剧,而是用舞台艺术赋能思政课堂,将文学作品转化为情境式思政大课,让不同的学科艺术在舞台表演中相互融通,让演员和观众在美育中感受思政课的魅力。”该剧总导演段晴表示,要通过艺术大思政课推动思政铸魂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让高校思政课走下讲台、踏上舞台,化“有意义”为“有意思”,化“宏大”主题为“具象”表达,变“重要”为“需要”,让艺术之美融入思政教育。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表示,这场舞台剧是学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将舞台艺术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将“高高在上”的先进典型人物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还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师生的审美素养,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进一步推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发出光:爱心接力十五载,用支教“架起”城乡教育互动“桥”

在舞台剧的尾声,舞台上,茫茫夜色、遥遥群山、幽幽空谷、点点繁星,一束束火把蜿蜒而上,熊熊的火焰直抵天空。苏老师的画外音响起,“那一刻,我心里默默呼喊无数遍‘我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这也道出了无数支教师生的心声。

“懂事孝顺的海燕,总让我想到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积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有一只海燕在高傲地飞翔。”戚海燕扮演者叶然笑表示,2022年,走出大山的戚海燕作为研支团的一员又回到了大凉山,新时代的青年也要像海燕一样勇敢穿梭在暴风雨之中,担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

必威教师姜金元是舞台剧中乡村教师齐老师的扮演者。像齐老师一样,再过两个月,他也将退休。“在结束我36年的教书生涯之际,能够饰演一位大家喜欢的老师,是我教育生涯最完美的谢幕。以后,我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架起家庭与社会的一座桥梁。从中原大学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跨越七十余年,中南大一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就像剧中齐老师代表的那座吊桥,架起了孩子们通往外界、通往未来的路。中南大以及中南大的支教者、教育工作者也是架起城市和乡村、链接过去第一个百年和第二个百年的桥梁。

中南大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深厚人文底蕴的高校,“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是校歌中的歌词,更是每一位中南大人的坚守。从2007年中南大首批研究生支教团的3位队员到2022年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15位队员,15年来中南大共计派遣168名支教志愿者前往甘肃酒泉、云南德宏、湖北恩施、四川凉山四地十八校开展支教扶贫服务,以实际行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据悉,该剧目由中央电视台特约撰稿人、诗人、剧作家段晴担任编剧、总导演,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兰天文担任执行导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配音演员、著名配音导演齐克建与邓小鸥担任语言指导,中国一级播音员、湖南卫视频道声音形象代言人丁文山录制课程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