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类别 | 团队成员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2 | 罗晓静 | 线下课程 | 胡德才、肖画、王育松、殷璐 |
新闻写作学 | 吴玉兰 | 线下课程 | 张颖、王继周、苏新力、袁满 |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共有16门课程入选。其中,我院罗晓静、吴玉兰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2)》和《新闻写作学》两门课程获批一流线下课程。
开展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行动,也是推进课堂革命、打造“金课”的重要内容。我院一向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多措并举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先后通过院级层面立项培育多门“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组建优秀课程团队,完善激励政策,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为一流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此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2)》《新闻写作学》两门课程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是对我院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的肯定。学院将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专业优势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大一流课程建设力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扩展阅读:
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2)课程负责人罗晓静,必威院长,教授,2015年受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青年学者”。近5年来承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2)、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现代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出版教材《现代中国经典作家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主持湖北省省级教研项目“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古典文学教学体系创新和运行研究”(2017167),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创意写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课程是国内所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主干课程,主要讲授从1917年“文学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文学发展状况。自2007年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招生以来开设已有14年,授课对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覆盖2个学期。该课程于2007年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立项、2009年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立项,2014年获得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2020年获得校级一流课程立项,课程建设一直处于稳步进行之中。本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主要体现为:第一,在总体思路上以强化本科教学关键环节思想为指导,明确加大专业主干课程的难度和深度的理念,从而带动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二,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审美性与思政效果融合,一方面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力,另一方面深化当代青年大学生关注现实的责任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使命感。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考核体系。
新闻写作学课程负责人吴玉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一等奖,先后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2020年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届“教书育人奖”。主讲《新闻写作学》课程20余年,围绕《新闻写作教学》已主持完成多项省级、校级教学课题,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专家。
本课程自1997年首次招收“经济新闻专门化”学生开始开设,至今已有23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授课人数2000余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国家有关的新闻与宣传政策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课程思政,系统地讲授常用新闻文体、多种媒介报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目前已形成体现我院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特色的成熟的教学体系、训练体系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于2000年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并已建立校级精品课程网站;2019年获评校级金标课程。
该课程设计目标是在讲授新闻写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讲授消息、通讯和特写等文体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技巧;其他报道样式的写作着重讲授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写作要求;系统介绍广播新闻写作、电视新闻写作和融合报道的写作技巧。通过具体的新闻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与融合报道的采访与写作,为将来从事新闻采写和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力求通过媒介发展的最新变化和典范案例,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与创新。